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心理咨询:社交恐惧症的案例分析和建议!

心理咨询:社交恐惧症的案例分析和建议

时间:2025-07-01 21:29:39 来源:重庆善绍 作者:人际关系 阅读:312次

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案例

  五年来,我到处看病,咨询症做过各种检查,社交包括最先进的恐惧CT及核磁共振。医生们的案例结论不约而同:没有病。可是分析我活得非常痛苦,至今仍不知究竟是和建什么病,连我的心理亲友也认为我“自寻烦恼”、“无事生非”。咨询症

我今年30岁,社交已做了母亲,恐惧有一个幸福的案例家庭。生活道路顺利,分析父母、和建丈夫都对我爱护有加。心理父亲一贯严厉,脸上少有笑容。在畏惧父亲的心情中长大,我比别的孩子胆小怕事,容易紧张惶恐。

五年前,我渐渐变得害怕见人,除了家人,谁也不想见,人越多的地方越怕去,怕开会,怕上街。害怕时会心慌、脸红、出汗、手抖、紧张,浑身不自在。单位里的同事们背后说我“怪”、“黐线(神经病)",我渐渐地不敢上班。请事假躲在家中,却又怕孤独,后来发展到不敢出门。我哭着求丈夫不上班,陪我。常有心慌心惊、烦闷、失眠、头痛。我成了一个“没有病”的废物及丈夫的包袱,几次萌生过自杀念头。请问,我是不是患了“痴傻”病?能治吗?

分析和建议

你描述的现象属于“恐怖”心理。心理学家把恐怖分为两类:一类是大多数人都有的,例如怕高、怕黑、怕蛇、怕老鼠等。另一类是大多数人没有的,例如怕上街、怕见人等。后者是一种症状,名为“恐怖症”。

恐怖症有多种,你属于“社交恐怖症”,惧怕的对象是人。由于这种恐惧的反应十分强烈,可能出现脸红、心跳加快、出汗、发抖等现象,因此影响你对人的交往及正常的社会活动。患者本人理智清楚,明知不必,却无法控制,就像我们看电影时明知是虚构也会被恐怖场面吓得心惊肉跳一样。

我国古代的“杞人忧天”即是恐怖症,只是对象不同。

恐怖症有四个特点:一是害怕的程度与客观处境不相称;二是不能用主观努力或说服解释消除;三是本人对此有自知之明,感到痛苦;四是导致对所怕对象的回避。

恐怖症不是精神病,对治疗的反应良好,即使不治疗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,所以中老年人不会“一见人脸红"。只是这种自然消失的过程如果太长,将使宝贵的时间蒙上痛苦且无所作为。

社交恐怖症与性格有关,自幼让孩子生活在自由轻松的集体中,培养活泼勇敢的个性,避免使孩子感到压抑拘谨,性格形成的关键年龄是0~7岁。

建议请心理医生治疗,包括药物及心理治疗,效果很好。

(责任编辑:成长心理)

相关内容
  • 心理咨询室设备的选择方法,原创分享
  • 《心理学导论 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》(第13版)
  •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是如何划分的
  • 心情不好的时候怎样缓解心情?怎么调节情绪?
  • 【行业论坛】2015年萧山区心理咨询师协会学术年会,心理咨询专业训练
  • 18岁不想上学了怎么办,18岁不想上学,未来该如何选择?
  • 知觉是什么?它有哪些一般特征?
  • 思维心理活动有哪些特殊的规律性?
推荐内容
  • 挽回女友的方法集锦
  • 心理疏解女儿逆反顶骂父母该怎么办
  • 婚外情三种结局,男人命运一目了然
  • 18岁女孩叛逆期该怎么处理,18岁女孩叛逆期的有效应对策略
  • 女性亲密后反应:真爱还是游戏?
  •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是如何划分的